人类生活中利用动物皮的历史是长久的。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在狩猎之后,利用打猎所得的兽皮防寒和保护躯体。也许由于偶然的原因,发现把兽皮与植物一起用水浸泡,用烟熏或长期涂抹动物油,都可以改变兽皮的性质,使皮变得柔软并能防止兽皮腐烂。这些处理兽皮的方法就是现代制革中的植物鞣、醛鞣和油鞣的最初鞣法。
古埃及人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即已使用超纤皮革制品,古希腊人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也已有大量的超纤皮革制品。我国的皮革加工业也有悠久的历史,据考证,距今1.8万年前,北京山顶洞人就已经在使用骨针缝制兽皮。远在公元前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周代,人们已经掌握了皮革加工技 术,并设有专管皮革制造的“皮官’’。从湖南长沙出土的古墓葬中,即有战国时期(2300年前) 的皮革制品——革履、革囊。这些都证明了我国古代已经有了比较高的制造皮革的技术。
古代的鞣制方法主要有油鞣法、明矾鞣法、烟熏法、植物鞣法和芒硝鞣法。但芒硝鞣法是 一种假鞣,遇水脱鞣,皮变硬。而目前采用的铬鞣法,则是19世纪末出现的鞣制方法。
国内的皮革加工厂,在新中国成立前只是手工作坊的形式,多集中在上海、天津、武汉、重庆等大城市。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较大发展,先后在大城市及许多中、小城市兴建和扩建了一批制革厂,并配套兴建了一批植鞣剂、铬鞣剂、皮革化工和皮革机械制造厂。
特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在扩大牛、羊皮制革的基础上,大力提倡猪皮制革,从而开辟了新的皮源,扩大了皮革生产。到目前为止,我国猪皮革的生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
改革开放以后,更加速了皮革工业的发展。先后从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引进了 包括去肉机、剖层机、挤水机、干燥机、削匀机、平展机、磨革机、刮软机、涂饰机、打光机、抛光 机、熨平压花机、转鼓等2 0余种先进的制革专用设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皮革产品的质 量、劳动生产率和得革率,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条件;也为国产制革专用设备的更新换 代,起到了促进作用。
近年来,国际上几家著名的化学公司纷纷进入我国,如BASF(巴斯夫公司)、Stahl(斯他德 公司)、Bayer(拜耳公司)、SANDOZ(三德斯公司)、3M公司等。他们所提供的合成鞣剂、复鞣剂、中和剂、加脂剂、填充剂、涂饰剂、防腐剂等材料,不仅提高了我国制革工业的产品质量,增加了皮革的花色品种;而且对国产皮革化工专用材料的开发,起到了借鉴和推进作用。
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有相当发达的畜牧业,盛产各种原料皮:如猪皮、牛皮、羊皮, 不但数量多,质量也较好。特别是四川的麻羊皮和汉口的山羊皮更是闻名中外,是制造高级皮革的上等原料。随着畜牧业和饲养业的发展、国内膳食结构的改善,将会有更多更好的原料皮提供制革生产;可以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需求,以及皮革制品的出口,提供充足的货源。
办公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良乡工业园东区一号路 邮 编:255063 工厂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沣水镇
联系人:刘经理 电 话:13969324170 | 0533-2091133 传 真:0533-2091097 E-mail:youyi@zbyouyi.com 网 址:http://www.cxp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