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产品:超纤皮革,超纤绒面革,海岛短纤维,超纤沙发皮革,超纤合成革,超纤基布,超纤汽车内饰革,超纤球革
13969324170

行业动态

超纤合成革常用原料皮的组织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0日来源:山东世安超纤新材料有限公司 点击: 6282 次

猪皮的组织特征

我国猪皮资源极为丰富,猪皮是我国制革工业的主要原料皮之一,现将其组织特征列举如下。

猪毛的特征

猪皮的毛被稀疏,毛多以三根一组,呈品字形排列,腹肷部也有两根一组排列及单根排列的。三根毛成品字形排列的猪皮,中间最粗的一根较倾斜,毛根扎得很深,往往贯穿真皮,深达皮下脂肪组织内。颈部特别粗大而长的猪毛,俗称“猪鬃”。鬃毛或单根分布或以束状分布。 在鬃毛间也生长着一些较粗的绒毛。

猪皮的毛孔粗大,在皮面出口处呈喇叭口型,俗称“毛眼”。其一边稍圆,另一边稍尖。猪皮品字形三根一组的毛孔与皮面乳状突起协调构成猪皮特有的自然粒纹。

猪皮毛眼大小、深浅及分布疏密关系到粒面的粗细、平滑程度。颈脊部毛眼特别粗大、明显,因而颈部粒面倍显粗糙。

猪皮的纤维特征

胶原纤维:猪皮真皮层胶原纤维发达,纤维束粗壮,编织紧密,所以成革具有较大的强度。纵观真皮层,其上部的纤维束较为细小、疏松,但延伸至皮表面处,构成紧密的粒面,而且纤维织越接近表面, 越趋于平行。真皮中部,纤维束较粗壮, 编织也紧密;有时,胶原纤维束与皮 、表面呈一定角度的倾斜, 在背脊部和臀部的大多数纤维束与皮表面呈250~500倾角。真皮层 底部,纤维束重新呈平行状排列, 而且变得要细一些; 纤维编织尚紧密,但是由于猪毛扎得很 深, 往往贯穿到皮下组织层,还有毛根底部的脂肪锥形成的油窝, 使胶原纤维束在编织过程中要绕过许多毛囊、油窝, 而不能无阻碍地连续成片,从而影响革的强度,尤其是靠肉面剖层革的强度。

猪皮部位不同, 其胶原纤维束编织紧密度也不相同。臀部编织特别紧密, 腹边部则很疏松。 猪皮纤维束的编织形式及特点随部位不同而 异, 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 见图2 -9。第1类型为十字型编织,其特点是:纤维束粗壮、笔直,呈十字型交织,十分紧密。皮心部、臀部 纤维编织属此类型。这些部位成革强度大,耐磨性高,延伸性小。

第2类型为波型编织, 其特点是: 纤维束细小,呈波浪般弯曲,编织疏松。腹边部属此类型。 此部位成革强度低,延伸性大。

第3类型为斜交型编织,其特点是:纤维束粗细、编织形式及紧密度都介于第1、2类型之间。 颈肩部属此类型。

第4类型为不规则型编织, 其特点是:纤维束的粗细及紧密度稍次于十字型,但编织复杂。 猪皮尾根部很小范围属此类型。

就猪皮与牛皮的纤维结构比较来说, 猪皮的单体纤维比牛皮的要细,每个纤维中的原纤维 比牛皮的细且多( 多约1/3) , 所以猪皮制得的绒面革比牛皮的绒头细而且柔软。

弹性纤维遍布于猪皮整个真皮层,以真皮层上部靠近表皮层处较多,毛囊周围也分布有密 集的弹性纤维网。真皮层中部弹性纤维稀少。真皮层下部靠近皮下组织处,分布也较多。就 猪皮部位而论,以颈部、腹边部弹性纤维最多, 而背脊部和臀部则较稀少。弹性纤维在皮中起 到加强各种组织的作用。

猪皮非纤维成分的特征

猪皮的毛囊粗大,结构致密, 它是由毛袋和毛根鞘两部分组成的。构成毛囊内层的毛根鞘 厚薄不均,脂腺以下部分的毛根鞘特别厚实。构成毛囊外层的毛袋,由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构成。在制革加工过程中, 如果这些纤维松散不够, 成革肉面会出现糙手的硬刺。

猪皮中的肌肉组织比较发达, 由于猪毛粗大且多以三根集组,要牵动这样一组毛要靠粗大 发达的竖毛肌才能完成。除了坚毛肌以外,在皮中位于毛根一侧、毛球上部附近,还有一束肌肉,即与竖毛肌垂直且与粒面平行的束毛肌。当竖毛肌收缩使毛竖立时,束毛肌可将三根毛聚 拢在一起。随猪皮部位不同,猪皮肌肉组织生长情况也不同,一般以颈部、腹部肌肉组织较粗大发达。

猪皮的脂肪组织颇发达,有脂肪锥、游离脂肪细胞和脂腺几种形态。猪皮的脂腺位于竖毛肌和毛囊壁之间。颈肩部位的脂腺远较其他部分发达, 尤其在颈部长鬃毛的毛囊上, 长有许多 粗大脂腺,其内部的空腔中储有大量的脂肪。在猪皮真皮层内还聚积有游离的脂肪细胞,分布于胶原纤维束间及毛囊周围, 以颈、腹部居多, 臀部很少。脂肪锥则由脂肪细胞堆集而成。

猪皮的汗腺分布很广, 几乎遍布全身。其汗腺排出管贯穿于整个真皮层, 汗腺分泌部分呈盘曲管状分布于真皮层下部。

猪皮的表皮与皮下层的特征

猪皮的表皮层较厚, 其厚度约占全皮厚度的2%之5%, 这主要是由于猪皮毛被稀疏的缘故。猪皮表皮层明显分为生发层及角质层。猪皮表皮层以其波纹起伏状覆盖于粒面乳状突起 之上, 使猪皮表面显得粗糙而不平滑。

猪皮脂肪含量颇多。其皮下组织层几乎全由脂肪细胞构 成。这些脂肪细胞在三根一组毛根下部, 堆砌成上小下大的圆 形或椭圆形锥体, 见图2 -10。猪皮部位不同, 其脂肪锥体大小、 高矮、疏密情况也有差异。一般猪皮臀部锥体高而小, 但分布较密; 腹部、颈部锥体矮而大, 但分布稀疏。在制革生产中,当脂肪 锥内的脂肪被脱除后, 嵌入真皮内的脂肪锥处, 便呈现许多凹洞 形成“油窝“。油窝的大小、深浅与锥体大小、高矮有关。例如: 猪皮臀部油窝深达皮厚的1/2, 而腹部油窝深度仅为皮厚的1/4。

猪皮的组织特征与超纤合成革工艺的关景

猪皮上述的组织特征, 常常给制革加工带来不少困难和麻烦。这就要求在制革生产工艺一开始, 就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以便制出整张软硬一致而且美观的成品。

猪皮毛眼粗大, 表皮厚, 粒面粗糙、不平滑, 使猪革不够美观。因此, 猪皮往往需要磨去粗 糙表面, 才能制成修饰面革或绒面革。由于猪皮毛孑L呈喇叭佃型, 猪皮磨革深度以磨到毛囊细颈部为宜, 此处毛孔细小, 纤维细密。

在猪皮粒面下有一层厚约0.1~0.2mm的细纤维, 在制造猪正绒面革时, 磨革深度宜浅 而且要均匀一致, 这样才能获得粗细一致的绒毛。而且由于猪皮琶囊周围的纤维束在脂腺以 上极细小而致密, 若磨革过深, 则会出现毛囊周围绒毛细。而其他地方绒毛粗, 显露毛眼, 影响 革的美观。此外, 磨革还应考虑到猪皮各部位纤维束编织的紧密度。由于猪皮臀部紧密, 颈、 腹疏松, 磨革时, 易将疏松部位的纤维拉出, 使绒毛粗长。

猪皮脂肪含量大, 尤其是皮下层脂肪锥的存在, 使脱毛时,化学药剂、蛋白酶等材料的透人 受到阻碍, 而影响加工操作。因此, 在制革准备加亚过程中要加强机械去脂操作。在机械去脂中, 油窝深的部位则不易把油刮净。因而臀部的毛往往较腹肷部位的毛难脱。 猪皮除皮下脂肪发达外, 还有发达的脂腺及游离的脂肪细胞。因而还应注意采用化学脱 脂法脱掉脂类物质。否则油脂脱不尽, 将妨碍操作液进入皮纤维内, 影响鞣制、染色, 从而影响超纤合成革成品质量。

由于猪皮皮下层大量脂肪锥嵌入真皮, 当锥内脂肪去除后, 肉面便呈现许多凹洞。致使猪皮的下层剖层皮往往带有筛子眼似的孔洞, 影响剖层皮的强度及利用。

猪皮的肌肉组织比较发达, 竖毛肌和束毛肌的存在, 除了会影响粒面粗细外, 还具有加强真皮强度的作用。制革生产中注意处理这些肌肉组织, 使之松散, 会有利于成革的柔软性。

猪皮弹性蛋白含量较多, 约为皮重的2.1%。弹性纤维遍布整个真皮层。由于弹性纤维 在皮内如同建筑物中的钢筋一样, 有加强各种皮组织的作用。因此, 在制革加工中, 破坏或削弱弹性纤维, 有助于获得柔软的超纤合成革成品。

猪皮各部位纤维编织紧密度不同,而且厚度差别大。例如,四川川西猪皮的臀部与腹部的 厚度比约为4:1~5:1。因而,猪皮制革加工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局部处理, 消除或 减轻部位差别。如采用去肉、打刮、剖层、削匀等机械加工,臀部包灰、包酶和揩油等加强臀部 处理, 并采用复鞣、填充等方法对腹肷部位进行补救,以求制得整张软硬均匀一致的成革。 猪皮制革在机械性能及耐用方面并不亚于牛革,绝大多数的牛革产品品种可用猪革代替。 目前,利用猪皮可制底革、沙发革等重革,也可以制造带子革、箱包革及鞋面革、服装革、手套革 等超纤合成革产品。

牛皮的组织特征

牛皮是制革工业上优良的原料皮之一, 使用广泛,其主要种类可分为黄牛皮、水牛皮和牦 牛皮。现将各类皮的组织特征分述如下。

黄牛皮的特征

黄牛皮是制革工业上使用颇为广泛的一种原料皮。 黄牛皮的表皮较薄, 其厚度约为皮层总厚度的0.5%~1.5%。真皮粒面光滑细致, 这是 因为皮上毛孔小,且粒面层的乳头短小,所以使整张皮均匀一致。

真皮乳头层与网状层分界明显,毛根、汗腺长人真皮不深,乳头层厚度只占全皮厚度的五 分之一左右。黄牛皮的脂腺不甚发达,汗腺的排出管较细, 分泌部分不呈复杂的线团形状,致使黄牛皮乳头层在毛根、汗腺、脂腺部位的疏松程度小, 因而成革粒面层紧密而坚实。

黄牛皮乳头层胶原纤维束比网状层胶原纤维束纤细得多, 而且这一层中胶原纤维束的编 织形式, 平行编织多于垂直编织。弹性纤维主要分布于乳头层的表层处。

黄牛皮网状层是由粗壮的胶原纤维束紧密编织而成的。此层中没有毛根、毛囊和各种腺 体, 脂肪细胞也极少。纤维束纵横交错, 编织连续, 故黄牛皮成革抗张强度大。 黄牛皮皮下组织中脂肪含量较少。

黄牛皮全张厚薄比较均匀,部位差小,便于制革加工, 利用率也高。从部位看,黄牛皮背臀 部位编织紧密,肩部及腹部较为疏松,腋部编织松软且薄。 黄牛皮可根据具体张幅的大小、厚薄、纤维了编织情况等,用以制造鞋面革、服装革、球革、底 革、装具革及工业用革等许多类型的革。其剖层革也可以做许多种类的革,如鞋里革、二层修 面革、绒面革等。

水牛皮的特征

水牛皮毛被稀疏,表皮较厚,有明显的乳状突起及皱褶。粒面粗糙,全张皮厚度欠均匀,背 脊部较厚, 可达10mm以上。水牛皮胶原纤维束粗大, 但编织较为疏松, 弹性较差。 水牛皮张幅大,较重。

水牛皮可制造底革、带子革、沙发革、服装革及工业革等。

牦牛皮的特征

牦牛皮产于高寒地区,因而牦牛皮毛长、厚密。粒面尚细致,其组织构造与黄牛皮相似,但 乳头层较厚些, 毛囊及各种腺体发达,乳头层与网状层分界明显。牦牛皮胶原纤维束较细,编织比黄牛皮疏松,制成革比黄牛皮柔软,但强度稍差。

牦牛皮张幅适中, 全张皮厚度欠均匀, 部位差较黄牛皮大,其背臀部位厚实,腹边部位松软、偏薄, 颈肩部位松软而偏厚, 且皱褶多而深。

牦牛皮虻害较严重,尤其是背脊部位,因而利用率降低。 牦牛皮用途与黄牛皮相似, 可制作一般轻、重革。

羊皮的组织特征

羊皮可分为山羊皮和绵羊皮,它们的组织特征分述如下。

山羊皮

山羊皮毛粗而长, 表皮层薄, 其厚度只占真皮层厚度2%~3%, 粒面平滑细致: 山羊皮真皮层可明显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由于山羊皮毛长且粗j所以它的毛根扎得较 深,乳头层发达,其厚度约占全皮厚度的二分之一。

山羊皮汗腺、脂腺不甚发达,其针毛,绒毛毛囊挺直、不弯曲,而且真皮层内几乎不存在脂肪物, 因而对真皮乳头层的疏松性影响不大,使真皮层紧密度较绵羊皮高。网状层胶原纤维束较粗壮,编织比绵羊皮紧实,织角不大,大部分纤维束与皮面平行且多呈波浪形,成革坚实且富有延伸性。 山羊皮的脂肪含量远较绵羊皮少。

山羊皮部位差主要表现在颈部与腹部上, 颈部厚而紧实, 腹部薄而松软, 臀部介于二者之间。

山羊皮薄而轻, 粒面具有独特花纹, 是制作女鞋的上好材料, 也可以制作服装革、手套革等。

绵羊皮的特征

绵羊皮毛被稠密, 粗毛绵羊皮每平方厘米生长约1000~3000根毛,而细毛绵羊皮每平方厘米生长约4000至5000根毛,且毛孔分布均匀。

绵羊皮的表皮薄, 约占全皮厚度的2%。乳头层较厚, 约占全皮厚度的50%~70%。乳头层中存在着大量毛囊及发达的汗腺、脂腺等组织, 占据相当大的空间, 使该层显得颇为疏松。在制革加工过程中易产生乳头层与网状层分离现象。

绵羊皮真皮层中的胶原纤维束较细,网状层中纤维编织疏松,织角小,且大多数胶原纤维束呈水平波浪式交织。因此, 绵羊皮成革松软, 抗张强度较低, 延伸性较大。

绵羊皮脂肪含量颇大(可达30%),主要集中于网状层上部及皮下组织中。按部位论,以臀部、背部含量较多,腹部较少,所以,制革加工中应加强脱脂操作。 绵羊皮适宜制造服装革、手套革等软革。

杂皮类的组织特征

杂皮系指牛、羊、猪皮以外的其他动物皮。由于有些动物属国家保护动物,严禁捕杀;有些动物的皮宜作裘皮原料;有些动物皮张数量极少。因此,这里杂皮一般是指马、骡、鹿、骆驼等 的皮张。

马、骡皮

马皮表皮层较薄,粒面平滑细致程度相似于牛皮。

马皮真皮层可明显分为乳头层与网状层。乳头层较厚,且存在着毛囊及汗腺、脂腺等组织,故显得很疏松。同时,此层胶原纤维束较细,编织疏松,因此乳头层的紧密程度不如牛皮。

马皮根据各部位纤维编织的紧密程度不同,通常分为前身和后身。马皮前身薄而疏松,后身厚 而紧密。尤其是背臀部两侧各有一块椭圆形的誓股子”,其结构紧密而坚实,透气性及透水性较小,耐 磨性很高。制革生产上, 制造马皮革时常将张幅大的马皮按前、后身分割开来进行加工处理。

马皮多用于制造鞋面革、靴筒革或底革。

骡系马、驴杂交品种。骡皮组织构造特征相似于马皮, 其后臀部位虽无坚实椭圆形的股子,但纤维结构仍较紧密,与其前身形成鲜明对照。

其他类皮

1.鹿皮

鹿皮毛被由粗糙的针毛及短细绒毛构成。针毛性脆易断。表皮层较薄,真皮乳头层比网状层厚,其中埋有大量毛囊及脂腺。纤维束编织疏松。 鹿皮成革松软,延伸性大,强度差,不结实。鹿皮常用来制造服装革、绒面革以及油鞣革。

2.麂皮

麂皮是一种数量较少的原料皮。其大小同羊皮类似。麂皮纤维束细而编织较紧密。但粒面擦伤很多, 故不适宜制作正面革, 多制成油鞣底皮革及质地柔软的绒面服装革。

3.骆驼皮

骆驼皮表皮层较厚, 约占皮层的2%~3.5%。粒面稍嫌粗糙。毛根扎得较深, 毛囊集中成束, 汗腺发达, 脂腺不发达。乳头层与网状层分界不明显,故而骆驼皮孔隙度、疏松性较大。 但是成革透气性好, 松面现象少。骆驼皮纤维束均匀, 成革仍具有相当的强度。骆驼皮的驼峰部位形状不规则, 油脂含量高, 毛孔粗大, 不适宜制革。 骆驼皮可作鞋面革、内底革等产品。

相关阅读
制超纤工序中影响浸灰碱的因素
超纤合成革涂饰知识:涂浆中的物料配比
超纤合成革涂饰的分类